“不確定度評定”是分析化學、質量控制、實驗室管理(如ISO 17025認證)等領域非常核心的內容,目的是給測量結果一個科學的可信度界限,使得數據有可比性、可溯源性。以下為你詳細梳理不確定度的來源、評定流程和常見方法,并給出舉例和報告撰寫模板。 一、什么是測量不確定度 測量不確定度(Measurement Uncertainty, MU):一個參數,用于描述測量結果的分散性(即測量值偏離真實值的可能范圍)。 表征了結果的不完全確定,反映誤差的大小,但不等同于誤差本身。 二、不確定度來源 儀器誤差(如天平、移液器、色譜儀精度) 操作人員(如稱量、配液讀數等) 環境影響(溫度、濕度、氣壓等) 方法本身(方法學帶入的系統和隨機誤差) 標準品/參考物質的不確定度 樣品基體效應 三、不確定度評定流程 1. 明確測量模型 例如分析藥品含量,可用結果=(樣品質量×回收率)/(測試體積×標準品純度等)。 2. 列舉不確定度分量 識別哪些因素影響測量結果,分為A類分量和B類分量。 A類分量:采用統計方法評估的分量(如重復測量的標準差) B類分量:非統計方式估計的分量(如儀器說明書提供的不確定度) 3. 定量評估每一分量 分別計算每個源的標準不確定度u(單位統一,如mg、%) 4. 合成標準不確定度 把各分量“平方求和再開方”: $$ u_c = \sqrt{u_1^2 + u_2^2 + u_3^2 + ...} $$ 如涉及模型各參數,需乘以靈敏度系數C(影響大小可簡單用求導法)。 5. 擴展不確定度 常用置信程度為95%,即用Uc乘以覆蓋因子k=2,得最終擴展不確定度(U) $$ U = k \times u_c $$ 四、典型示例 以HPLC法測定某藥物含量為例: 分量列舉 標準品稱量(用電子天平,非A類,查說明書或校準報告) 配液體積(移液器,不確定度查證書) 方法重復性(同一樣品多次進樣,算標準差A類) 標準品純度不確定度 色譜測定線性回歸帶來的不確定度 數值舉例 天平:假設u=0.1 mg 移液器:u=0.2% 標準品純度:u=0.1% 方法重復性:RSD=0.5% 合成標準不確定度 假設每一分量歸一化到總結果所占的比例,u1=0.2%,u2=0.3%,u3=0.5%,則 uc = √(0.2^2 + 0.3^2 + 0.5^2)% = √(0.04+0.09+0.25)% ≈ 0.61% 擴展不確定度 U = 2 × 0.61% ≈ 1.2% 如測定結果為99.5%,報告為: 99.5% ±1.2% (k=2, 置信水平約為95%) 五、報告模板推薦 本次測定結果為XX mg/L ± x mg/L (k=2,置信概率95%), 不確定度評定包括了儀器精度、方法重復性、標準品純度、配液體積等不確定度分量,經合成計算得出。 |
- 上一篇:如果學好液相色譜分析
- 下一篇:標準曲線是否可以長期使用?